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培訓大綱

 精益5S/6S公開課     |      精益智造改善中心    |      2018-07-05
  • 課程背景:

為什么大部分企業推行了安全標準化,事故還是頻繁發生?

為什么給員工培訓了很多次安全意識,員工的安全意識和行為還是沒有提高?

為什么部門負責人和公司高層簽訂了安全責任書,安全管理工作還是落實不到位?

為什么各個崗位都有安全操作規程,員工在操作時還是不能很好遵守執行?

企業安全生產在國民經濟工作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,他不僅關系到企業在社會中良好的形象,更是關系到企業的永續經營問題。它與生產管理既相互聯系、相互影響,又相互促進,只有采取先進的安全技術與嚴格的安全生產管理方法,才可以消除的不安全行為和的不安全狀態,才能實現促進生產的根本目的。只有最大限度地減小傷亡事故,改善勞動者工作環境的安全狀況,才能減少事故對員工個人和家庭帶來痛苦,避免給企業造成巨大損失,也避免成為新聞媒介追蹤的熱點而影響到企業對外的形象,從而提升企業的無形價值和生產效率。

綜上所述 ,可見企業安全管理的重要性。要搞好安全管理工作,必須根據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,層層落實安全生產管理責任制;提高企業高層、中層安全管理意識,建立先進的安全理念;培養員工正確的安全理念和意識;科學有序的對員工實施日常安全教育培訓工作;強化安全日常檢查與危險源辨識、風險評估;強化特種作業及高風險作業管理;培養員工行為安全意識和方法,運用行為安全管理保護自己安全以及運營安全。

本次培訓,周老師將總結其二十年安全管理工作經驗,并結合現代安全管理的方法和先進理念,通過詳細的數據、豐富的案例等,通過全方位的、立體化的、由淺入深的講解,幫助學員樹立正確的安全意識及管理意識,幫助管理人員建立起基本的安全管理框架。同時為參訓者帶來一套全新的安全管理理念和安全管理手法,減少或杜絕各類安全事故或職業傷害事件的發生,幫助管理者提升安全管理的績效。

  • 培訓收益:

  1. 了解精益安全管理的管理工具和方法;
  2. 培養員工意識危險的敏感性
  3. 有效落實日常安全工作手法
  4. 學會如何進行危險源辨識與控制
  5. 熟悉自主管理機制建立措施
  6. 掌握安全管理基本工具(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手法,了解STOP案例以及技能掌握等);
  7. 了解安全管理的基本手段及杜邦安全管理成功模式
  • 培訓天數:1

  • 培訓對象:

企業高層、部門負責人、安全管理主管及專員、車間主任、班組長

(針對學員層級不同,培訓課程內容要做適當調整)

  • 授課方法:

小組討論、模擬演練、全景案例、圖片展示、錄像影視案例教學、漫畫啟迪、現場輔導、互動提問等國際職業培訓師的培訓方法與手段。

  • 課程大綱:

第一節:安全意識-震撼我們的中國式安全

  1.  
  2. 安全的真正涵義是什么
  3. 人員行為習慣化的重要性
  4. 安全管理就是麻煩輪學說
  5. 安全生產是為了誰
  6. 中國企業缺失的安全領域關鍵問題是什么?
  7.  安全工作能真正做好嗎
  8. 能讓公司法人和高層睡個安穩覺嗎
  9. 案例分析

第二節:行為安全觀察

  1.   什么是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
  2. 為什么要進行安全觀察
  3. 安全觀察成功的關鍵
  4.  行為安全觀察六步法
  5.  行為安全觀察六步法演練
  6. STOP管理系統
  7. STOP管理系統案例分析
  8.   觀察要點以及注意事項
  9. 安全行為觀察四、五、七項內容及三不原則
  10.   行為觀察實施流程
  11. 制定總體計劃
  12.   如何實施安全溝通
  13. 安全溝通案例演練

第三節:安全就是企業最大的利潤

  1. 破窗理論和安全管理的關系
  2. 如何通過精益安全管理提升員工對企業的歸屬感
  3. 您不消滅事故隱患 事故就消滅您的企業(案例分享)
  4. 什么是安全第一(通過安全視頻感悟安全的重要性)
  5. 您真正把安全第一了嗎
  6. 安全事故處理要花多少錢
  7. 精益安全管理可以為企業增加創收嗎
  8. 案例分析
  9. 行動計劃書
       ——以上

關于我們

中心簡介:精益智造改善中心圍繞“中國制造2025”規劃,主要在“精益運營、精益供應鏈、精益團隊”等領域,為企業提供針對性的精益管理咨詢及精益管理培訓服務。攜手企業共同邁入中國智能制造。

咨詢熱線:400-969-2025

              0755-2899 9275

官網地址:www.xqbgg.com

咨詢郵箱:mk@chinakaizen.cn

支持我們:點擊下面的微信圖標可以分享到朋友圈哦,請給我們一個小小的肯定;用微信掃一掃網站底部的二維碼關注精益智造改善中心,了解精益管理最新資訊內容,與中國10萬精益人交流。

精 益 培 訓 咨 詢